SUNY Oswego 生存心得【育】| 來玩也要來上課!我在 Oswego 的修課心得

SUNY Oswego 生存心得【育】| 來玩也要來上課!我在 Oswego 的修課心得


Cover Image for SUNY Oswego 生存心得【育】| 來玩也要來上課!我在 Oswego 的修課心得

交換期間我總共修習了四門課程。由於這趟交換旅程主要以體驗不同教學模式為目的,因此我沒有選擇高難度或過於專業的課程。

這裡的課程形式相當多元,包含大型講座、注重實務操作的工作坊、全線上或混合教學等多種模式。此外,同一門課可能會有不同老師在不同時段授課,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和偏好靈活選課。對於只來一學期的交換生,國際處也有提供擋修的 waiver,可以協助加選有修課條件的課程。

校內的設備也都有經過更新,尤其是我所在的工程大樓 Shineman Hall (不是 Shine-man,是 shi-ne-man /ʃinəmæn/),設備都相當嶄新,彷彿置身電影一般。

需要注意的是,不同的課產生不同的額外費用,例如購買課本、電子設備處理費等等。這筆錢會在選課的隔天加在學費帳單上,在學期開始前退掉就會消除。這點在選課時需要特別注意一下。

下面我來分享我在交換的這一學期中所修習的四門課程:

Advanced English Speaking

我選修的課程之一是 Advanced English Speaking。其實學期初我原本還選了一門寫作課,但那門課主要針對本地學生,對英文能力要求極高,當我發現第二堂課就需要完成一篇 600 字的文章的時候便決定放棄,轉而加選這堂專為國際學生開設的口說課。

這門課由來自土耳其、移居美國 20 年的 Ebru 老師授課。她非常鼓勵學生積極發言,並會根據每個學生的能力給予個別建議。學期中約有五到六次口頭報告,包含個人與團體形式。目標除了提升英語口說與報告的技巧,更期望學生能夠不會懼怕開口說英文。

在學期接近尾聲的時候,Ebru 還蒐集了我們各自國家的特色料理,並自己開伙煮了一大桌的特色菜餚,讓我們在填飽肚子之餘,也認識到來自世界各地的文化與飲食習慣。

alt text

Ebru and me
Ebru and me.

Info System and Computing Tools

Info System and Computing Tools 這門課類似我們資工系的計算機概論和計算機實習,以大班制在大講堂進行教授。

課程內容涵蓋了電腦的歷史、硬體組成與專業術語。同時也教授如何熟練運用 Microsoft Office 軟體,如 Word、PowerPoint 和 Excel。

每堂課後,我們都會需要到線上學習平台進行測驗,以檢視對課程內容的理解程度。此外還有 Office 線上實作測驗,系統會提出需求,學生需在模擬環境中實際操作 Office 功能,並由系統判定操作是否正確,是一門理論與實務兼具的課程。

Info Lit for Education

Info Lit for Education 這門課的目標則是設計一套給國小或國中生的課程。在這門課中,我們學習使用各種不同的軟體和線上服務,例如 Google Classroom 和 Google Slides 等。同時,這門課也著重培養學生的媒體識讀與資訊素養能力。學期末,每位學生都必須將自己設計的課程向全班同學進行報告。

Noelle
講師 Noelle and me

ComTech/InfoSys Tech Careers

最後一門是 ComTech/InfoSys Tech Careers,這門課比較特別,屬於實作性質。課程內容廣泛,涵蓋了 Python 基礎語法、Raspberry Pi、Adobe Photoshop 與 Illustrator 的應用,以及生成式 AI 工具的使用等。

老師會根據進度彈性安排每堂課的內容,學生只要完成當日任務就可以提早離開。因此,原定晚上八點下課的課,我們通常六點就能離開了。上課時,同學遇到問題可以直接請教老師,沒問題時則各自完成作業。老師也會不時與同學聊天,有時甚至會叫披薩請大家一起享用,氣氛非常輕鬆愉快。

kahn and me
講師 David (但大家都叫他的姓氏 Kahn) and me

期末還可以把自己在課程設計的圖樣自己印在衣服上 (設備跟衣服都學校提供),相當新奇!

alt text

總結

這裡的學習氛圍相當輕鬆,學生有較多的時間可以探索自己真正感興趣的領域,學校也提供相當多的資源幫助學生,例如圖書館有免費的課輔機制等,鼓勵學生自主學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