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國交換畢業旅行 DAY 4 - 多倫多:現代與歷史交織之城

多倫多是加拿大安大略省的首府,也是該國人口最多的第一大城。座落於安大略湖西北岸,是加拿大經濟、金融、文化和商業的重鎮。
這座城市以其高度的多元文化聞名於世,超過半數的居民來自世界各地,使其成為全球最多元化的城市之一。走在多倫多街頭,可以聽到各種不同的語言,體驗各國的文化與美食。
作為加拿大的經濟與金融中心,多倫多證券交易所是全球主要的交易所之一。除了金融業,在媒體、科技、藝術和影視製作等領域也相當發達。
多倫多的天際線以高聳的 CN Tower 為代表,市民享有優良的生活品質、安全的社會環境與廣闊的都會公園綠地,使其多次被評為全球最宜居的城市之一。
我們在多倫多也安排了一天的時間體驗這座城市,感受一下這座宜局城市帶來的感受。
聖勞倫斯市場 St. Lawrence Market
聖勞倫斯市場位於多倫多市中心,建立於 1803 年,是加拿大歷史最悠久的市場之一。曾被《國家地理》評選為全球最佳食品市場之一,這裡融合了歷史、文化與美食,是當地人與遊客都喜愛的地點。
搭一站地鐵到 King,轉公車就可以到 St. Lawrence Market
裡面類似我們的傳統市場,規模不大,不過我們準備離開時發現他們還有個 B1 層,瞬間又多了好多東西。
路面電車 Streetcar
多倫多 Streetcar 是北美歷史最悠久且規模最大的路面電車系統之一,始於 1861 年,並於 1892 年完成電氣化。共有 11 條主要路線,總長約 83 公里,服務範圍涵蓋市中心及湖濱地區。
由多倫多公車局(TTC)營運,和地鐵的管理處相同,適用兩小時免費轉乘地鐵、公車或其他街車路線優惠。
路網交織在古建築眾多的多倫多市中心,給人一種古今交錯的感受。
會有 TTC 的人員不定時的上車查票。
Toronto University
多倫多大學,簡稱 UToronto 或 UofT,創立於 1827 年,是加拿大歷史最悠久且規模最大的公立研究型大學之一。其主校區位於多倫多市中心的聖喬治校區(St. George Campus),融合了哥德復興風格的古老建築與現代設計,展現出獨特的校園風貌。
多倫多大學培養了眾多傑出人才,包括 13 位諾貝爾獎得主、6 位圖靈獎得主,以及加拿大多位總理和最高法院大法官。
Hart House
Hart House 建於 1919 年,是北美最早的學生中心之一,融合了哥德復興風格的建築特色。這裡不僅是學生的活動中心,更是多倫多大學社區的文化核心。其中 Hart House Theatre 被譽為加拿大劇場的搖籃。
從外面看惠以為是某個古蹟景點,絕對不會認為是現役教學樓。
建築裡面也相當復古。
三一學院 Trinity College
三一學院成立於 1851 年,原為一所獨立的大學,後於 1904 年加入多倫多大學聯邦學院體系。作為最小且最具聲望的學院之一,三一學院以其嚴謹的學術氛圍和豐富的傳統活動聞名。
位於 Hart House 旁,通往三一學院的鐘塔。
三一學院,當天剛好有電影劇組進行拍攝,暫停開放。
Rogers Centre (MLB 藍鳥主場)
Rogers Centre 位於多倫多市中心,緊鄰加拿大國家電視塔(CN Tower)。自 1989 年開幕以來,這座體育場成為多倫多藍鳥隊(Toronto Blue Jays)的主場,並以其創新的可開合屋頂設計聞名,是全球首座擁有全自動可開合屋頂的體育場。
我一直有想來美國看職棒,但是我在紐約的時候覺得洋基球場太遠,加上那區治安不太好因此沒去看。之前就有聽說藍鳥球場作為全大聯盟唯一主場不在美國主場,球場的景致特別美麗而且有特色。這次終於有機會來看。
因為只是來體驗的,我們沒有特別要求座位的位置。因為這場似乎不是那麼熱門,接近比賽票都還沒賣完,我透過 Stubhub 二手票平台追蹤票價看到是越來越便宜,最後在比賽前一天刷了 6 塊加幣的票,連服務費都比這張票貴($7)。
球場在 Union Station 走路約 15 分鐘的路程,一旁是鐵道博物館,很可惜我們去的週二是公休日,沒有辦法進去一探究竟。(不過外面的公園n似乎是開放的?)
實際到場發現人潮還是不算少
到了球場,一開始在外圍會先有安檢,這座球場的規定相對寬鬆些,允許攜帶外食以及背包進去。我們之間有人帶了保溫瓶,理論上是不能帶,但是工作人員還是放我們進去了。
第一次進到大聯盟球場,感覺特別震撼。
我們座位在五樓,可惜屋頂沒有敞開,不然聽說可以看到夕陽與 CN Tower 等景觀。
可以到服務處索取觀賽證明
每個半局換場的時候都有特別表演或是活動
外野區可以看到牛棚練投
夜間散場,球場外的 CN Tower